陈振濂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召开这么一个会议其实筹备时间已经很长了,今天主要还是以一个专业的身份,因为对于现在的城市的品牌、产业和设计的要素这些方面其实今天谈一些思考,我在想首先召开这样一个论坛的会议非常的及时,因为目前我们所遇到的第一个最直接的瓶颈就是城市礼品没有特别有标志性的、有时尚的含量,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但是看一下杭州很多的老字号和现在的一些产业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其实它的基础是非常好的。为什么在一个很好的基础的前提之上却没有特别理想的一些城市礼品的推进?这个我们觉得它构成了今天有这样一个论坛的问号。这个问号的要素很多,当然如果不通过这样一个论坛的研讨,我们会比较分散,不成平台,比较多处于不太理想的状态,为此论坛有一个现实的需求和出发点。
作为一个最直接的契机就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正好有一个产品是和杭州的天堂伞共同研发,有一个天堂伞的产品获得了工业设计业内最高的奖项,有这样一个契机,因为到目前为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还有其他的很多的高校都有类似的破红点奖的记录,但是这次红点奖的记录和以前有一个最大的不一样,以前的我们获奖都是概念,而这次是实物。在一个设计界里面就是有一个很好的概念,但是你的内容进行产业化的运作其实是确定这个奖的含金量的高低是一个很重要的标杆,而城市学院是第一次获得了一个实物奖,这也是一个契机。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于是这个论坛就呼之欲出。我觉得像杭州的品牌办在做这样一个工作、在筹办这个论坛的时候,其实我们目前的需要以及杭州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不远的、近期的、将来的需要,甚至远一点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历史的边缘的培育,这又是一个长远的需要,这三者其实都是我们这次论坛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首先要祝愿这次的论坛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并且要能够在现在还比较迷茫、还找不到路径的情况下,能够为我们大型的企业尤其是为我们的老字号,也为我们目前的工业设计仅仅停留在院校的科研的层面上,无法衔接于社会,为这样的现状能够提供一个可以操作的平台和可以运用的方法,我觉得这个论坛首先要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就是我们现在比较直白的说法就是产学研要结合,产学研要结合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结合,可以是某一个设计家到一个企业去沟通沟通,利用比较好的人际的脉络,对局部的产品进行开发,这是一种方式,但是如果把它变成一个论坛的机制,那它的组合的方式并不是很偶然根据每个人的人际关系的脉络就会成为一个良性的运行的城市推进的机制。
当然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个论坛实际上经过了几轮的不断的修正,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论坛着力点就是城市礼品,因为目前的品牌办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杭州有这么多的老字号,有这么多有名的企业,甚至是百年、几百年的企业,像胡庆余堂的药店实际上已经是至少有将近15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资深的老的企业,但是我们拿不出让直接的受益者是游客,作为一个杭州公认的城市礼品,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但是城市礼品可以是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就可以做的,又不符合我们今天希望能够对城市的文化、对城市的创新发展、创意发展能够做深度推进的城市礼品这个概念,可以是今天大学生毕业我们到一个创业区直接去做的一个事情。但是它还不符合杭州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城市,有着雄厚的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的积淀,以及民国时期的文化,不符合这样一个更深度的推进的要求。于是从城市礼品这个概念慢慢转为老字号,老字号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而且所有的老字号里面都有积淀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城市文化记忆,没有这个记忆都是新产品公认度一定是很低,有了城市的记忆,几代人从祖辈一直到孙子辈不断在延续,就使得老字号在今天的杭州的城市礼品里面应该起到一个主要的作用,这是第二点表述。然后今天的城市礼品、今天的城市的概念、今天的礼品的概念不可能是一个穿着长衫马褂戴着礼帽的形象,必须是有时尚的元素,这个元素就让我们想到了工业设计,当然是一个大类的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我们在做一个机床的设计、军舰的设计、飞机的设计也叫工业设计,我们说的工业设计是生活日用品或者是旅游品,或者是一般和生活起居和社会市民百姓的发展能够休戚相关的工业设计,因此又构成了第三个概念就是工业设计。这几个概念一确定这个论坛就变得开始追究它的内涵,不是一个我们最好在今天这次的论坛里面能够快速的提供几种可采取的城市礼品的样本,能够为我们提出现在马上就能够用的,变得开始有深度、厚度。
因为会议的安排,要叫我来做主旨演讲,我在做主旨演讲的时候我想了一下,我想可能我会分三个问题,当然一定是在30分钟之内。题目是“城市品牌战略、城市礼品与老字号的转型升级”和今天这个题目是直接相关的。
第一个,我想谈得是问题,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我们现在在讲城市品牌一定要有一个固化的形态,城市礼品尤其是杭州这样一个以旅游立市的特定的城市,她非常需要的东西。在城市的品牌的建立和它的固化形态比如说城市礼品这样一个对象之间,其实我们会遇到一个如何来处置、如何来定位老字号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因此,在今天的城市品牌的建立里面,实际上包含了很多要素,而其中我认为几个最重要的要素,第一个有老字号的产业所带出来的杭州的城市历史记忆和它的在几代人里面被认可的那种固化的产品形态。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开发。当然在开发的过程当中老字号到遇到的问题是传统几百年形成的一个观念和一个习惯和一个固定的思维与今天的城市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更新所产生的矛盾。我是老字号,我必须要保存我的货真价实、原汁原味,但是面对现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几代人的更新以后现在我们面对的是90后、00后,如何来协调这个之间的矛盾。
目前为止我大概看到杭州的老字号永远不变的大概只有一个定位就是楼外楼。楼外楼所有的西湖醋鱼、宋嫂鱼羹永远不变,但是这种情况在以“物”为标志的一个产业的大类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有的时候几个杭州市的同志坐在一起在讲,这个楼外楼很奇怪,几十年不变,30年至少,以前吃的西湖醋鱼还是这样的,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变,是否应该与时俱进一下?他说我就是这样,杭州现在所有的游客这个生意已经够了,我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楼外楼的老板来。我们曾经研究过,而且他们的不变的确没有人抛弃它,这是一个特例。一般情况下很多的老字号遇到很大的困境,比如说现在看到的张小泉的剪刀。它在上海外滩、南京东路,杭州河坊街也有,自己开了门店很多,其实它的创意、努力我们已经看到了,产品的更新其实也做得很努力,但是始终没有办法使自己能够重新恢复以前的张小泉剪刀所具有的那样一种威望、影响力,做不到。类似的例子很多。是今天大家不用剪刀?好像也不是。是今天的产品的工艺水准降低了?好像也不是。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在想,,无论是城市礼品还是现在所说的老字号的转型升级,我觉得我们首先要理出一个思路,这个思路里面就是任何一个有影响力或者是可能产生影响力的城市礼品或者是老字号的转型升级必须符合五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它必须要有历史的记忆,就是平时所说的“有来历”,这个东西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几百年,100年到150年积累下来的。“有来历”其实标志着延伸性和本土性。杭州的老字号不可能在上海,即使有也是借来的,也不可能在北京有,也不可能在西安有,这个“来历”是城市的文化仅仅捆绑在一起的。
第二个必须要有时尚的元素。没有时尚的元素老字号就会奄奄一息,就会朝不保夕。任何一个老字号能够连续一百年,我们现在想想西泠印社一百年里面至少经历了五代人,这个五代人里面有清末还有皇帝,民国的初年军阀混战,到抗战,日本鬼子打起来,再后面是三年内战,解放以后还要经历反右,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要经历这么多的磨难,还要能够生存。任何一个老字号都和西泠印社一样,所有的磨难、所有的生存都必须是迎合当下与时俱进的,必须是和当时所处的时代能有某种程度的契合,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一成不变,这个老字号到就没有了。能够生存到今天一定有它的生存之道,而这个生存之道就是我们所说的它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时尚的元素,都被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所接受,那就是我们今天比如说我们一直在担心我们的京剧和越剧遇到的问题,如果越剧如果不更新听越剧都是老太太的,这代老太太没有了,现在年轻人都是电视时代长大的、互联网时代长大的,如果你的观众始终是老年人,你这个越剧是没有希望了。之所以老字号能够延续那么长时间,就是它配合了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的需求,等这些年轻人变成中年、老年人的时候对它是高度的认可,因为在他年轻的时候留有非常深的印象,甚至很多的老字号已经融入到他的生活的记忆里面去了,因此这是我们所说的时尚元素,时尚元素不是今天这个瞬间,这一百年以来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时尚。
第三个元素是行业的元素,必须是顶尖的。胡庆余堂时代为什么要有“节气”(同音),胡庆余堂生产的药就是货真价实的,在行业里面有崇高的威望,杭州的老字号不缺的,有龙头地位,在行业里面是“老大”或者我是领军的,我的一举一动整个行业企业会望风而动,会跟着我在动。
第四个元素是市场卖得动,天堂伞刚刚生产了以后我就问了一下我们的老师,说大概的价格是多少,他说大概在200块钱以内,我说还可以,你说设计很好、很奢华这把伞要一千块钱,这个没有人要,因为价格太高了。但是也有突破这个市场元素的,如果能够卖得动第一个必须是城市所有所需的,第二个必须有一流的营销战略。我今天到这里没两分钟就看到中华老字号,里面有一页推荐给大家的,在讲到钢笔,它的标题是“把钢笔当作珠宝来卖”,我随便翻了一下,很好。其实我就是它的品牌的拥戴者,我身上所有的东西连皮包、皮鞋、钢笔、手表全是这个牌子,为什么能够把钢笔当作珠宝来卖?一定有它的成功的营销战略,就是市场。当然老字号能否做到这一点当然和中国的地位强大不强大,和品牌的营销有没有出众、卓绝的手段是有关联。但是钢笔,我是一位写文章出身的,我就想到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范例,一个是万宝路,是德国的牌子,是顶级的,但是当时同样有一个顶级的牌子是美国的派克,派克就是因为发现现在写字的人少了,大家都用电脑了,于是派克就开始走低端路线了,一百块钱的水笔也在卖,所以派克积累的品牌荡然无存,因为你越走低端路线你是把高端拉下来了,因此这里面有一个营销的战略问题。这是我所说的第四个要素。
第五个要素创意必须得是唯一的。如果不是唯一的,如果你的品牌是可以取代的,可以替代的,那你这个城市的礼品也好,老字号的更新也好,是没有办法可以占据主要的市场,甚至赢得你的影响力。
以这样五个要素来看,第一个是历史的元素。第二个是时尚的元素。第三个是行业的元素。第四个是市场的元素。第五个是创意的元素。这五个元素里面通常很多现在的老字号在这里面是有所缺乏的,如果这五个要素都具备其实它已经就杭州城市礼品,论坛也不要开了,已经呼之欲出了,我们常常在这里面会有两三个要素,但是缺少另外的要素配合,所以我们是有缺口的。目前杭州现实的情况,我觉得成功者不多,尤其是我们呈现出一个业态是各自为战、放任自流。我们努力在想城市的礼品和老字号在一个时代的推进的时候,我们常常是站在一个企业、站在一个产业自身的立场上来看,而缺少一个宏观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的制度设计。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是从产品出发,而从产品出发视点比较低的,从自己的产业往上看,和站在杭州市城市品牌的促进会,站在一个“会”的立场上来考虑城市品牌布局的时候,和站在某一个企业,比如说我站在万事利的立场上,或者我就站在龙井茶的立场上,我就站在王星记的立场上,就考虑它自己。而不会有一个比较宏观的共同推进的顶层视野和眼光,缺少这个。所以我刚才和社科院的辛院长说的我们现在恰恰缺少是这样的顶层设计。
我们的西湖绸展,在杭州如果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女子,如果是撑着绸伞,黄色或者是红色,是一道风景线,这个时候的意义绝对不是遮风挡雨,会有很多时尚的女孩子,如果有这样好的西湖绸伞,她愿意把这个伞当做她在西湖边上行走的装饰物,成为一个时尚的标志。但是如果站在伞的立场上想,伞就是遮风挡雨,站在伞厂的立场上来想,如果没有设计家、如果没有城市品牌战略家对它进行疏导,它始终只能站在遮风挡雨的立场上。因此我觉得需要有这样一些不各自为战的,能够提升某一个企业或者是某一个产品的功能,甚至可不可以让过去西湖的油布伞成为今天杭州女孩子走向大街、走向武林路、走向河坊街,在这个时候这把伞、扇子成为一个风雅、文明的装饰,而不是遮风挡雨,这里面就有时尚,这个需要倡导。但是我想杭州有一个很重要的城市特色,就是既大气又精致,前一代的市委书记王国平书记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定位,杭州市既大气又精致,北方很多的城市有大气,没有精致,杭州市可以兼顾这两点,但是作为一个城市的推进来说,现在可能最需要是我们的生活的精致。在生活的精致化里面需要有很多这一类的与城市礼品、城市工业设计和老字号结合的时尚的标志,绸伞只是一种东西,它应该是有非常好的西湖,有非常优雅的西溪,所以杭州的城市礼品应该体现出江南文人士大夫的风范,应该有杭州特有的温润的气息,跟温和,很温润,应该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取向。
如果要有这样一种取向,我们现在所有要素,西湖的绸伞、油布伞,张小泉的剪刀、王星记的扇子、楼外楼的餐饮,都锦生的丝织,龙井茶、章洪泰,但是我们缺少现在这些品牌如何衔接社会与时尚,都是这些品牌厂家企业自己在动脑筋,而不是由一个专业机构来策划的,甚至一些短视的企业家卖老一些,研发我不做。
因此,目前我们所说的问题就是在杭州的城市品牌的建设、杭州的城市礼品的开发和杭州的老字号的转型升级,我们目前遇到的第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以物换物(同音)而缺少人文的记忆、缺少历史的记忆,我们只是站在这个物本身去看物,缺少跳出这个物以外去看物,站在一个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的引领、时尚潮流的引领,始终是站在产品的角度,这是第一个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
第二个我想谈的是分析准备怎么做。我觉得今天到的企业家也有很多是我们老字号的企业家,我想我提出三个发展的阶段,我认为是三个类型,请今天到场的企业家你问一下自己,你现在处于哪一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最低端的,是地方土特产、工艺品,我到这里买一把西湖伞,王星记扇厂去买一把扇子,是地方土特产和地方工艺品的推广,因为游客也好,杭州城市的老百姓也好,也需要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如果成为杭州的城市礼品和城市发展的主流,杭州这个城市的品味永远提不高,只能处于60分的及格线。我们的都锦生、王星记是处于一个地方土特产的推广阶段,特点是老祖宗有一百年雄厚的积累,吃祖宗饭、积累够多。但是它没有产业规划的,没有城市的布局的,没有。它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什么我们做什么。因此它是放任自流的业态,有什么我做什么,没有就不做,某一个产业本来可以结构化,但是结构化我要花很多时间去重组,没有这个实力,我也没有这个远大的目标,我现在有多少钱赚就先赚过来再说,这是第一种放任自流的业态,特点是随机的,自生自灭的、散乱无序,找不到这里面有规则,找不到这里面有结构,这是第一种,地方土特产、地方工艺推广的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有意识的城市礼品开发。礼品开发有针对面,比如说我针对旅游的游客,这是特定的对象。我浓缩杭州城市的特色,因为我要通过旅游的产品来推广杭州,使得杭州的形象能够播散出去。它需要有一些典型的物产,这些典型的物产就构成了我们现在城市礼品开发的一个基本盘,这个基本盘是组织过的,是被通过物竞天择的淘汰被筛选出来的。这个我称之为是组织过的、经过选择的物品业态。它是具有杭州城市特色,又为特定的人群服务,又是一种杭州典型的物产,是经过选择的,但是是定位在物,我讲伞就是伞,我讲扇就是扇,我讲剪刀就是剪刀,这就是今天的论坛里面一个终极的概念。
第三种是相对比较高端的类型,是城市品牌的创建。城市品牌创建里面有物,没有物就不叫品牌,所有的品牌必须通过物化的方式来做。但是它的立足点是不断的累计、追加你的城市时候和文化历史的记忆。每一代人都会有一个印象,我是通过物来接受、积累我的城市文化的记忆,祖祖孙孙可持续的发展,凝聚成有一个城市记忆,历史文化有积累的,同时又有时尚的元素,又是年轻人有高度的认同感这样的一个品牌,这些品牌也是用物来表达,但是它和城市礼品不一样的,城市礼品是一个很局部的目标,我生产出什么只要这个东西能够卖得出去就可以了,而城市品牌的建设是要通过物来进入到城市的人文脉络。其实我们今天在看王星记的扇厂,其实我们的记忆仅仅是一把扇子,它是有文化记忆的,它是我们对于杭州这个城市的高度认同里面的一个认同的点。我认为西湖的丝绸非常好,我认为都锦生的丝织非常好,你送出去无论是价值、时尚的要素、历史的记忆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没有办法进入到一个城市品牌的建设,你不能把一个都锦生的丝织融到杭州城市的文化记忆,被代代相传。可能一两代,没有办法代代相传。因此第三种城市品牌的创建我认为不仅仅是物,是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我们要求一个城市品牌的创建是要衔接于时代,衔接于社会,衔接于历史的城市文明和文化的业态。要是这样的一个东西,这样的东西才会在几百万杭州人的祖祖孙孙每一代都会留下它的烙印。西泠印社就是一个烙印,但是是古代人构建的,我们的产业能不能跳出产业来看文化,一方面产品帮助我赚钱,另一方面我又能够使得为了更好地、更持久的赚钱,我能够使我们的产品进入到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里面去。能不能进去?如果能进去老字号的确是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发展。
也就是说对今天的城市品牌的建设来说,我觉得我们已经有的老字号转型升级,今天新创建的,比如我在想万事利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但是它有没有雄心壮志,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万事利的专家来,你有没有可能变成今天本时代新的老字号,我准备要让它在杭州的城市文化记忆里面至少生存一百年、两百年,你有没有这个雄心,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我准备和110年的西泠印社PK去,你有没有准备和楼外楼抗衡去,这是今天的城市品牌创建,城市品牌一旦创建了,它的礼品就顺应出来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企业在我所说的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地方土特产、地方工艺品的推荐,杭州有这么多东西,大家好好去买一点回来。第二个是城市礼品开发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带有一定的选择、淘汰和提升。第三个是城市品牌的创造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字号与工业设计的人文,我们希望在这方面杭州的城市品牌能够有所作为,甚至还要不断产生将来的老字号。所有的老字号都是面向过去的,已经是一个过去式了,但是我觉得应该有今后一百年看今天新创业的企业,它就是今后的老字号,这是第二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保存文化基因,引领风气,引领时尚和潮流。没有一个老朽的企业产品是可以持续一百年成为老字号的。所有的老字号之所以有一百年的生命的历史就是因为它迎合了每一个时代的时尚和潮流。20年代就是20年代的时尚,50年代就是50年代的时尚,改革开放以后就是今天的时尚,不和社会衔接老字号一天也活不下去。
第三个谈得是办法。要创立城市品牌,我希望在今天的论坛里面希望提出一个口号,就是从工业设计老字号城市礼品的开发,从一种生活的状态、生活的一个器具、生活的物品的转型、开发、应用、推广,要使它能够引导出一种杭州特有的生活方式,我推荐给你是一个物件,但是我要倡导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方式最好是杭州独有的,这才是杭州品牌开发一个重要的目标。要倡导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什么,其实我们刚才在想,一个很漂亮的仕女在西湖边上缓缓而行,一把黄黄的油脂伞撑在上面,可能没有下雨,但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西湖的一种情调,可以让我们赏心悦目。今天王星记伞厂经过了非常艰难的创业,甚至企业倒闭,负债累累,最后凤凰涅磐最后是提升,现在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但是我们在想在今天这样一个“空调”的时代,扇子到底还有什么用?过去扇子的功能是消暑,今天还有什么用?如果不把这个扇子往文化上,不让杭州的市民、杭州的绅士、杭州的有文化知识的,每个人手里面拿着一把扇子是一个道具,而不是夏天没有空调拼命在扇,如果是变成这样一种方式的话,我们王星记的扇子仅仅是一个工具,可能在引领杭州男人、杭州女人特有的生活状态。能不能做到?我们今天为什么每个人各5分钟就会拿出手机来,手机进入你的生活状态。王星记的扇子如果在杭州的时尚的引领之上,可不可能像手机一样成为每一个男士手里面的一个道具?我觉得哪怕有10%的杭州人是准备顺应或者是追随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尚,要成为这样一种时尚和生活的方式,我觉得城市的礼品、城市的品牌代表着一种地域特色强烈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的状态,如果这点能够做到,我们空间就非常大。杭州有很多的自行车,但是居然没有一个企业去设计骑车市民的防晒衣,所以很多的女士是把一件衣服反过来套着胳臂,大街上到处都是,也有人制作过这样的一些防晒衣,防止女性晒黑,但是这个防晒衣做的特别没有品味,特老土,如果企业来设计,如果每个企业来试试看,这个在杭州的需求量有多大?我们毕竟还有很多人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在今天交通拥堵的情况下,这样一些可能的发展的契机,在今天的企业里面,也不光是杭州,我觉得高科技已经可以做到卫星上天、潜龙入海,这么简单的产品居然没有人去做它。杭州女孩子已经算是想要漂亮的,但是也是把衣服反过来穿,为了要防晒。自行车在骑的时候是杭州的一个城市的景观,杭州的出租车要有统一的图案设计,还要征求市民的设计,我觉得可以做这个。
但是要做这样的工作,包括下雨天,自行车的雨披是80年代的东西,现在还在用。我在想这样的东西今天的企业还没有想到,其实这个里面是包含着巨大的商机。要创立城市品牌也是要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企业,目前的大的企业有产品研发,小的企业就是来什么样子做什么样子,但是我觉得对杭州的城市礼品和品牌发展来说,仅仅是企业的自主研发是不够的,当然这和今天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的建立不够健全有关。但是假如我是王星记扇厂,我的研发人员是我养活的,我的员工。我所研发出来的东西可不可能超出扇子已经有的习惯的思维的轨道,我的设计我觉得基本能跳出去。我要做的伞,如果不是大学的老师在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如果是伞厂自己的研发人员,有没有可能使它的研发超出原有的已经习惯的伞的概念?超不出。因此,产品的研发、产品的设计在今后要想有时尚,要想有创新,我觉得和过去我们一个被单厂,所有的花纹都是厂里面自己设计人员设计的,画完了以后就拿出去印刷了。今后的现代化的物流、现代化的产品的传播肯定不是这样的方式。因此,产品的研发需要提倡社会,需要使我在我这个厂里面我所需要的产品的开发,我要委托的不是这个行业自己,我恰恰要委托是跟我这个行业相关,但又不是我这个行业的人,他的思维不会被产品束缚,就是学科交叉,就是要通过这样的交叉打开你的思维,让很多的奇思妙想,在行业里面认为是大逆不道,但是在社会发展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金点子”,所以我觉得企业差别研发是一个很大的关键。第二,就是高校。高校有创意设计,我们这次就有创意设计学院,高校的创意设计现在不对接社会。这次的西湖天堂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是一个个案,什么时候把你这个变成一个固定的运作的机制,整个杭州都有希望了,高校的研发也有希望了,但是我们现在高校都是关在房间里想自己的事,对产业不了解,不接地气。因此我们高校的工业设计它的好处是学理性很强,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相关的知识比较健全,但是就是不接地气,有的时候是企业家的水平不够、眼光不够,有的时候你的东西没法做,不具备可行性,因此高校也必须衔接于社会。第三个就是政府,这个政府不是杭州市政府,是指品牌协会、老字号协会。行业的政策的制定和对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生产机构之间的衔接和组织,要有制度上的一些保障。这样的一些制度如果建立起来,比如说现在都锦生的丝织产品老是发展不出来,我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可以委托高校,跟你只要有一个知识产权的协定签订以后双方是契约关系,我委托你来做,你帮我产品开发出来以后,钱是我赚的,你只负责设计,但是我既不会养那些思维很固定,想法非常中规中矩,就是没有创意的,这样的一些弊端避开,同时也可以找几家研发机构一起来做,因此我觉得对今天的政府或者是行业协会要做的就是组织,提供一种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的机制。
所以站在这个立场上来讲,就是说要建立起一个互动的平台,比如说现在是叫杭州老字号与工业设计联盟,我们在想城市品牌也可以有一个产业创新中心,其中有很多的会员是企业家,可以委托给高校做,可以提供非常有想象的建议,这些建议很有可能经过企业脚踏实地的修改,成为非常好的产品。这个就是要有一个有机的组合,尤其是针对杭州的品牌建设和城市引领,要打组合拳,目前这种散兵游勇的不行,必须要集团作战。然后对产品,所有的研发到目前为止,都是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的需要来做的。
今天的城市规划设计院的组成都是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关心都是城市的生活功能,今天中国城市目前为止的失败之处就是城市的规划始终处在一个非常落后的状态,始终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包括原来每个生机勃勃的城市越做越落后,我觉得首先要改变城市规划设计院的结构,在城市的功能规划、技术规划结尾之前,先对每个城市做一个人文和历史的研究,作为功能和技术规划的前置,就是你的功能规划在生活起居方面是必须的,但是你必须符合这个城市的气息、山情、地貌、水系具有的空间结构,哪些方面是红线的,不能违反的,哪些部分是必须哪怕是牺牲功能设计,也要保存历史遗存、保存历史的记忆,如果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院里面有20个工程专家,如果有五个人文专家,让他在20个技术专家之前先定调子,我们的城市怎么可能千篇一律,绝对不可能。但是我问了全国几个大城市,问了北京、天津、西安、南京几个大设计院,我说你们除了功能设计专家以外,有没有城市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一个都没有,你这个城市规划做出来怎么可能不千篇一律。因此回到城市礼品设计的创新发展来说,人文的引领、历史文化的引领、城市记忆的引领是在技术专家介入之前先要有一个倡导,给今天的设计专家提出一个很严峻的挑战,你不能只会做图形设计,你不能只会做产品设计。
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